冷媒循環換熱:直接用載高溫冷媒的金屬管與水直接換熱。目前市場上不外乎2種形式:浸沒在水中直接換熱和纏繞在水箱內膽外壁上換熱。 浸沒式換熱:銅管有被腐蝕的風險,于是有人說干脆換成316L的不銹鋼管,搞蝕性增加了幾率,但如果不從不質上根治,處理好水質問題,最終還是有被腐蝕的風險,況且高溫冷媒與水接觸的內置換熱器,水質不好的話一定存在水垢問題,也會影響換熱效果。 以上的問題在大量工程實踐中已經暴露出來,如果處理的不好會造成機器報廢、縮短壓縮機的使用壽命以及耗電量的增加,供熱水可靠性下降,故障率高一系列問題。實際上如果選用1.5mm厚度的換熱銅管,其抗蝕性與不銹鋼管相當,成本大大增加,但冷凝效果非常好。不銹鋼管的換熱率不如銅管,水溫超過42攝氏度以后,制熱水成本增加。 外纏系統換熱:換熱盤管纏繞在內膽的外壁上,盡管可以避免被水腐蝕的危險,但換熱熱阻很大,特別是水溫升高以后,系統處于高壓狀態運行,會縮短壓縮機的使用壽命,增加了能耗。外纏繞式換熱,一般都是在不銹鋼水箱內膽上纏繞,而不銹鋼承壓內膽耐蝕性遠不如搪瓷內膽。冷凝器外纏繞式換熱方式相比較內盤管換熱方式,水與冷媒完全隔絕,雖然規壁了冷媒與水直接接觸的安全風險,避免銅管浸泡于水中腐蝕問題,安全性提高但增加了換熱熱阻,水溫升高后,系統處于高壓高溫狀態下運行,運行電流、排氣壓力、冷凝溫度等會升高,機組處于不利的工況下運行。會使縮短壓縮機處于惡劣工況下運行,縮短壓縮機的使用壽命。一樣也存在水箱內膽結垢的問題,影響換熱效率。這種熱泵系統因存在技術缺陷,如果大規模推廣應用,必將要承擔極大的風險,影響熱泵市場信譽。冷媒循環系統最大優勢是抗冷效果好,理論上是合適北方市場推廣,但由于上述系列問題的存在,也需要謹慎使用。 |